人民日报:功成身退 “老罗”正式退休

发布日期: 2021-01-27 信息来源: 管理员

 

1月25日10点30分,随着“110千伏上罗线退出运行”倒闸操作完成,工作运行了33年的“老罗”正式退休。“老罗”全名110千伏罗桥变电站,这个自1987年9月7日诞生,历经风雨、见证历史的“老同志”,在砥砺奉献的第12194天,正式宣告退出运行,光荣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回想“老罗”诞生的那一天,那是载入上饶电网史册的一桩大事。

1986年之前,上饶电网仅是一个以小火电、小水电为主的地方小电网,电网结构非常脆弱,电力供应严重短缺。1986年,上饶电网第一条110千伏永平-罗桥输电线路建成投运,实现了上饶电网与江西主网的首次联网。1987年9月7日,在上饶市、上饶县交界处,毗邻原320国道的位置,“老罗”作为连接主网的主要电源点,作为上饶首座110千伏变电站的特殊身份诞生了。那一天,“老罗”身边簇拥着许许多多喜上眉梢电力人,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谈起“老罗”这一生,那是见证上饶电网与上饶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迹。

“老罗”的诞生,承担上饶市凤凰工业园区及上饶县的供电重任。33年的时光里,不变的是,“老罗”持续努力为上饶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电力供应,为上饶市的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不同的是,“老罗”的使命逐步变成了为上饶市新行政中心及周边相关部分区域提供稳定可靠供电。供电区域的缩小,见证城市的扩大。

1987年,“老罗”周边是荒郊野外,2021年,随着市委市政府移居于此,“老罗”周边开始繁华起来,几年时间,到处是高楼比邻。如今,上饶城市发展从城东延伸到城西,荒地变楼宇、野草成园林,33年的日新月异,“老罗”成了最敏感的见证者。

说它最敏感,是因为城市越发展、“老罗”身上的担子就越沉重。现在的“老罗”面临着设备老旧严重、各种故障频发,供电能力无法满足该区域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等问题。虽然历经多轮改造,但33年的工龄在变电站中已属高龄,从线路到设备均已“超龄服役”。

退休的时刻,终将到来,历经33年坚守奉献的罗桥变电站也终于卸下了重担。就像一位兢兢业业的老同事要退休了一样,上饶电网人都满怀着不舍之情,怀念着那些与之同在的日子。多少电网人在这里励精图治,多少运行人员在这里挥洒青春。不管是见证罗桥变建立或改造、还是曾经驻守过罗桥变的、或是在罗桥变运维检修的,都成为他们事业旅程中重要记忆。这时候,上饶供电年供电量达161.1亿千瓦时,拥有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19座,110千伏变电站74座,35千伏变电站141座。“老罗”这一生的见证,无愧于历史。

“新罗”看“老罗”的未来,供电的使命没有消失,背后的“新罗”接过责任的接力棒。

新老交替,一墙之隔的场地里建起的新站已经接替了“老罗”的全部供电任务,它仍然叫做“罗桥变”,名字的沿用代表着历史的传承,代表着责任的传递。

新罗桥变建设项目从2020年3月正式启动,国网上饶供电设备部、建设部、项管中心、上饶运维站、饶电建设公司密切配合、精心规划、统筹施工,历经10个月,高质量完成了罗桥变迁建工程新建的罗桥变远期建设为2台主变,总容量为10万千伏安,新建24回10千伏出线,2回110千伏线路,呈放射状,穿越城区地域,覆盖广泛的上饶市城区用户,且为上饶市政府行政中心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从曾经占地面积20亩的“老罗”,到现在占地只有4亩的“新罗”,城市变电站也经历了从户外式、开关式,到智能化、绝缘全封闭组合式(GIS)的转变。110千伏开关采用组合电器不用维护,每年年检只要对主变及开关柜等设备进行维护,有效节省了检修的停电时间,同时,土地空间得到大面积释放,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大幅提升。

“新罗”的接替,正如“老罗”这颗沧桑老树上发出的新枝,是那么的新鲜而又充满朝气,它将接力“老罗”肩负使命,进一步完善上饶城区电网网架结构,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电能需求,为上饶市“决胜全面小康、打造大美上饶”发展战略提供坚强电力支撑。(蒋瑛 祝志坤)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1月27日

相关链接